□ 張云棟
當前,信訪穩定工作面臨著經濟發展和林區改革的雙重壓力。能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成為衡量領導干部駕馭全局能力的重要標準。筆者認為,只有將“民、責、新”作為信訪穩定工作的“三維”,全力伸張,才能確保人民群眾幸福安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以民為本,常修為政之德
信訪穩定工作說到底,就是百姓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困難,遇到了不如意的地方,需要“討個說法”,是關乎群眾切實利益、民生幸福的基礎性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群眾工作怎么做?表面上重在工作方法,根子卻在于領導干部對待群眾的感情。孔子曾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德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執政之基和為官之魂,彰顯著黨員干部的親和力、感召力和向心力。作為領導干部,作為“領著群眾做事的人”,要有一副古道熱腸的德行,要有一腔義薄云天的熱血,要有一股俠肝義膽的豪情,要有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作為基層黨員干部,絕不能一坐進辦公室就當起了“官老爺”,更不能一當上領導干部就做起了“甩手掌柜”。處廟堂之高,要常念稼穡之艱;居安穩之所,須深悉農桑之苦。只有把好事做實了、做多了,人們才會從心底里擁戴黨、擁戴企業,黨和企業也能贏得人民群眾更多的信任。
二、以責為重,常懷律己之心
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筆者認為,為官首先就是為責,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會是輕輕松松、舒舒服服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我們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工作精神狀態。古人云:“人貴有志,責貴有恒。”越是細心謹慎的干部,腳踏實地,恪盡職守,工作起來就越是坦蕩;越是粗枝大葉的干部,潦潦草草,馬馬虎虎,辦起事來漏洞百出,就越是東奔西走、疲于補救。絕大多數信訪穩定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少數領導干部辦事不公“惹”出來的,推諉扯皮“扯”出來的,溝通不暢“堵”出來的,評估不力“生”出來的。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責任,核心還是在于責任。
一是制定決策要思之再思。全面實施信訪穩定風險評估,是黨中央就做好新時期信訪工作對各級、各部門提出的一項明確工作要求。《論語》中講:“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真評估還是假評估?是真做到位還是流于形式?考驗的不僅僅是我們黨員干部的政治操守,更彰顯的是我們領導干部的決策智慧。
二是糾紛排查要細之又細。矛盾糾紛排查是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的基礎。只有把排查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工作才會主動,應對才會積極。在構建基層信訪網絡,在信訪隱患多的地區和單位,最好能聘請民情聯絡員,實現信訪穩定信息精細到村、精細到戶、精細到人。
三是矛盾化解要實之再實。“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面對信訪穩定問題,只有沖過去的勇氣,沒有繞過去的捷徑。在做好接訪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處訪工作力度,將信訪穩定首問負責制和分工負責制有機結合,由接訪領導與分管領導為共同包案人,接訪領導負責現場處置答疑釋惑,分管領導負責信訪問題的跟蹤處理,避免接訪不處訪、接訪無權處、接訪無時處等現象的發生,確保案件一包到底、一責到底,在規定時限內得到合理化解,做到案結事了。
三、以新為要,常思破題之方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信訪穩定法治化的前景雖然光明,但終非一日之功。在前進的道路上,如何圍繞實際問題,高質量地完成信訪穩定工作,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需要我們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方法鋪就成功的階梯。
一要想創新。古語云:“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為民解憂,就要不滿足于立足本職、遵循舊規,更要圍繞著長期困擾廣大干部群眾的瓶頸問題出主意,想辦法。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取消全國范圍的信訪排名、通報,建立中央與地方之間點對點的通報機制,完善信訪約談制度”等一系列信訪工作改革措施,彰顯了我們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自我完善的可貴品質。在處理基層信訪穩定工作中,我們也要懷著這樣一種勇于創新的精神,時時留意,處處留心,把困擾群眾訴求的問題收集好、整理好、分析好、解決好。
二要會創新。創新,本質在“新”,核心在“創”,需要膽量與勇氣,更需要智慧與思考。當前,我們在基層信訪穩定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群眾“找不對門、說不明事、講不清理”的尷尬局面,一方面是群眾為層層審批、處處研究而窩火,另一方面是信訪干部為件件簽收、封封轉發而愛莫能助。真可謂是“企業挨罵腿跑斷,群眾苦等眼望穿”。面對這一矛盾,要在創新信訪代理制度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各級分別設立群眾工作部、群眾工作站和群眾工作室信訪代理員,作為信訪代理的主力軍。從而有效降低信訪穩定工作成本,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要常創新。發展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信訪穩定工作也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新矛盾、新問題。基層領導干部要永遠保持一顆健康年輕的心態,拋棄“一勞永逸”的陳舊思想,始終做到常學、常用、常思、常新。要立足本職,放眼全局,敢于突破工作職能的限制,跳出一時一地的局限,更加成熟、更加全面、更加長遠地看待信訪穩定工作。
(作者單位:畢拉河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