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巖龍
新形勢下,黨建工作面臨著重大挑戰。如何在新常態下,加強黨建工作建設,更好地發揮黨建工作的核心競爭優勢,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開展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的宣傳教育,統一職工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到位,才會有行動上的自覺。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充分證明了中國各個轉型時期思想認識的重要性。黨建工作,同樣需要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實際情況,及時開展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的宣傳教育,把“新常態”的特征和遇到的問題向職工說透,將困難交底、任務交清、措施闡明,統一職工思想,明確方向目標,增強職工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二、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增強黨的凝聚力
新常態下,必定促進一系列的改革。此時,齊心協力的干事氛圍和職工履職盡責的優秀品德尤為重要。黨建工作必須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迅速回應職工群眾所需,以變應變,積極改進工作方式。把黨組織以往過多的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服務,運用好主動服務這一抓手,積極打造“服務型黨組織” ,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創造業績,打造一流隊伍。而能否切實履行好主動投入工作崗位的職能,其關鍵因素是人,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只要他們能夠積極轉變作風,積極主動為企業發展出真招、出實招、真作為、真謀劃;能夠積極主動為職工提供真誠、熱心、周到的服務,黨員也就找到了“追星”目標,職工也就找到了依靠,黨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生。
三、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保障黨建工作長效發展
在推進黨建工作的過程中,注重機制建設。黨建項目不是階段性工作,是長效工作,因此,要在工作過程中逐步建章立制,把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指導實際工作的開展。長效機制建設是黨建工作標準化、高效化、科學化發展的基礎。各級黨委在長期的黨建工作中要注重機制建設,特別是項目機制、責任機制、考核機制等方面的建設,應把機制建設不斷量化細化,并且要確保機制的生命力,要依靠機制抓黨建、依靠機制促黨建,并且高度重視機制的創新和延續,使黨建工作真真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四、完善各項考核體系,增強黨建工作成效
黨建工作要出成績,要出效益,沒有績效評價的黨建是虛功。要把績效評價結果與企業發展掛鉤,應堅持權利、義務、利益和職責相一致,把黨建工作績效管理考核成績與領導班子成員收入等經濟利益掛鉤,與評先樹優和領導人員的選拔任用嚴格掛鉤。黨建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黨建推動各項工作上新的臺階。黨委必須要以黨建的業績推動有關工作的進步。要進一步提高業績觀念,把黨建項目的進度作為各項工作的業績推動力,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促進步。通過黨建建設,夯實基礎,增強活力,不斷煥發我們黨內組織和黨員的生命力,確保黨建工作成為推動各項工作的新動力。
五、加強領導,提升黨建工作考核執行力
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建的領導和指導力度,建立合理、科學的黨建考核評價制度,不僅要在內容上保證黨建工作的合理性,更應在內容、原則以及方法上展開。一方面,要根據業務的實際性質來設置考核指標,組織活力定性的評價指標性考核,這對于凝聚黨組織的力量,發揮黨組織的號召力、協同力以及執行力有非常好的意義。另一方面,設置黨建基礎性的工作檢查評價指標,建立加分、扣分等指標,以此來有效利用黨建工作考核評價的結果,以發揮考核工作的實際作用,促進黨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要建立一定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不努力,不落實責任以及管理不到位的人員進行追責。對于認真執行黨建考核工作,并積極響應黨組織活動的職工或者黨員進行鼓勵和表揚,在黨建工作考核中,往往存在考核工作不落實的情況。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與基本特點,以不斷完善和創新黨建工作的模式和機制,通過建立排名制度、季度考核制度等,構成完善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對黨員進行目標管理與考核,明確好考核的內容、形式與目標,保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的積極推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向全黨提出了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要求。黨建工作已逐步進入新常態,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這就要求負責黨建工作的職能部門,要轉變認識,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舊、裹足不前,而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借助新形式下的發展態勢,實事求是,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全面開創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林海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