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不僅是加強森林資源管理,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維護林區社會安定,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而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交戰。如何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森防途徑,是擺在各級森防部門和廣大森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更新觀念,堅持以主動預防為出發點
減少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重在預防。預防能從根本上杜絕森林病蟲鼠害的發生,并能爭取工作的主動性,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體做法上,要堅持專業測報與群眾監測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嚴密的監測網絡體系。采用全林監測的方法,按照生態功能區分解落實監測對象及監測任務。根據不同的發生地點,不同樹種,不同蟲害種類設定不同的標準地,聘請專業林場業務員擔任兼職測報員,使兼職測報員遍布各個施業區,兼職測報員還要定期反饋各生態功能區的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動態和發生趨勢,保證監測的進度和質量。
在病蟲害防治淡季,要對那些兼職測報員進行認真系統的培訓。讓他們掌握一定的病蟲鼠基本知識和測報方法,以及病蟲鼠害的發生發展規律,使他們能及時、準確有效地把各施業區的病蟲鼠情報到森防站。同時,堅持把預防工作同生產經營活動結合起來,從源頭抓起,將預防措施融入營林生產的全過程,實施“綠色防蟲工程”。積極探索推廣以鳥治蟲、以蟲治蟲、以病毒治蟲、以菌治蟲的生物防治新途徑、新措施。
同時,為了增強全民森防意識,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不斷加大群眾性的宣傳力度,讓廣大的群眾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農藥萬能的治蟲方法
自有機農藥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問世以來,對農林害蟲的防治有了很大幫助,但由于缺乏生態觀念,對農藥使用不當或長期大量、過量使用,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林內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殺滅害蟲的同時,一些有益的生物也被殺滅。而害蟲本身則產生了抗性,森林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森林的自身調空功能嚴重失調。一些害蟲不但沒有因為用藥而減輕其危害程度,反而變得更加猖獗,一些次要害蟲也上升為主要害蟲。
另外,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對鳥類都具有較高的毒性。人們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消化道等對人體產生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潛在的危害性。由此可見,農藥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越來越嚴重。為了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科學家們最終研制出許多綠色環保型藥劑。
目前,我們在控制使用劇毒藥品防治病蟲的同時,加大了綜合防治力度,即以農林技術措施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主導,以化學防治為救急的防治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強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防治病蟲害的能力
現代林業是科學發展的林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加強以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的政治理論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指導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全面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和現代林業知識,加快知識更新,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知識素養,把握時代潮流。要通過學習,養德、明智、增才,不斷深化和統一全體務林人對現代林業的認識,更好地保護森林。目前,隨著森防站事業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知識和新技術也不斷涌現。所以,各級森防部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業務培訓計劃,利用生產淡季,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對業務人員和兼職測報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他們能及時了解和掌握一些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提高業務素質和森防意識,增強工作能力。
四、加強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我們要緊緊圍繞業務工作科學謀劃宣傳工作,全面推進宣傳工作,使宣傳工作成為確保各項業務工作順利開展的“催化劑”、“助推器”。把宣傳工作作為推進其他業務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大家應該認識到,當前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環境之所以不斷優化,是與我們在做好各項業務工作的同時,加強了輿論宣傳分不開的。
同時,通過廣泛宣傳,群眾對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了解,關注、支持、參與的社會群體就會不斷壯大,積極性、主動性就會不斷提高。因此,做好宣傳工作我們首先要解決好思想問題,不要把宣傳工作當作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副業”,而是要把它作為“主業”來抓。還要認識到,我們的工作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項目資金支持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強化各項業務工作、改善“硬”環境的同時,切實加強宣傳工作、努力改善“軟”環境。
五、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科學治蟲手段
實踐證明,投入能不能保證,資金能不能到位,政策對不對路,是搞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我們要繼續堅持地方投入為主、國家扶持為輔的原則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實行國家、地方、集體、多元化、多層次配套投入體制,保證森防基本建設投資穩步增長。各級財政要逐步增加森林病蟲防治經費和預測預報、森林植物檢疫對象普查專項經費。同時,還在進一步探索和拓寬資金渠道,調整投資政策,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級政府各方面的積極性。同時,要建立專用資金的監督使用機制,防止挪用擠占森林病蟲害防治經費,保證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森防科研方面多投入資金,加強病蟲害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多借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盡快地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航空和航天等高新技術不斷廣泛應用于森林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中,以提高科學防治病蟲害水平。
(作者單位:根河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