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推進生態保護建設

劉雪婷
2017-03-07
3518

黨的十八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寫進了新黨章,這在我黨乃至世界政黨發展史上尚屬開先河之舉。這是認識上的重大飛躍、理論上的重大創新、實踐上的重大舉措。把全球生存發展問題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我們踐行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一、提高生態文明意識是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前提

所謂生態意識,一般是指對生態環境及人與生態環境關系的感覺、思維、了解和關心。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工業時代已經陷入種種不可自拔的危機之中:土地、生物、森林、礦產、能源等資源日趨枯竭,大氣、水體、土壤等人類生產與生活環境遭受嚴重污染而日益惡化,從而刺激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心,世界各地興起了“綠色保護運動”,形成了一種“綠色思想”,因而進一步提高了人類的生態意識。

森林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它對人類的貢獻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提供各種木材和經濟植物,同時也是許多食物的來源。被譽為“地球之肺”。只有每個人能夠自覺地愛護它、保護它,它才能主動地給每個人的生存提供方便。人類一旦虐待甚至破壞了它,它必然要反過來報復人類。科學家預測,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人類將無法生存。不可想像,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森林是陸地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因此認識不上去,就難以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隨著我國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全面停止,“生態文明觀念”這個概念植入了林區人的腦海。全林區的每個人都要被灌輸“生態文明”這個觀念,也就是讓“生態文明”這個概念走進每個人的思想,轉變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形成一個“生態文明人人建、建好生態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二、倡導生態文明道德是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靈魂

道德是人的社會價值的積極開展,是對人的心靈的終極性慰籍和提升,是對人的社會關系的約定。道德規范包含著一種“應當如此”的傾向。它的唯一指標是“良心”。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道德觀,不但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具有道德屬性,人和社會對自然的關系道德,規范人對自然行為啟迪人們的道德覺悟顯得尤為重要。

綠色代表著青春、希望、生命和美好。大自然原本是綠色的世界。人生的綠色觀崇尚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一個人,只有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視為神圣的,把森林里的植物和動物視為他的同胞,盡其所能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生命的時候,他才是文明的、道德的。守護好森林環境是林區人的天職,尊重自然的權利是人類應有的倫理道德,而隨意地、粗心大意地麻木不仁地傷害和毀滅其它生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可恥的。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就是承認人是地球的一員,人和其它生命一樣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一個要素,人并非天生就比其它動物優越。這就是拋棄人類中心論,把所有生命都視為擁有同等的天賦價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實體,它們都有獲得同等關心和照顧的權利。熱愛自然就是熱愛人類生存的家園,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條件。對林區自然景觀的珍視、研究、保護,不僅是我們熱愛生活的表現,更是林區人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操。

提高生態道德修養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尊重自然的存在,承認森林資源形成的價值。因此作為生存在這里的人們,首先要不斷節制自我膨脹的心理,減少對森林資源自以為是的隨意性,要以普通一員的身份與大森林和諧相處,不能以自然主義的身份凌駕于它之上。通過自我節制,樹立保護生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維護森林系統的完善盡道德義務,啟迪道德悟性,提高理智素質,區分自身行為的“善”與“惡”,從而進行趨利避害的正確的道義選擇。

三、發揮黨員的核心模范帶頭作用是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核心

建設生態文明,即是一個國家行為,又是一個政黨行為。中國共產黨已經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自己的行動綱領大力推進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擁有26000多名黨員,1600多個基層黨組織,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著領導核心、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不僅是對林區生態文明的貢獻,更是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貢獻。因此,要求每一個黨員在生態保護與建設事業中,發揮出三個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即在群眾面前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群眾中間發揮模范橋梁作用、在群眾后面發揮模范促進作用。

從現實的中國文明維度結構看,生態文明已經與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走到了一塊,并融合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了。生態文明問題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中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地發揮實質性的核心模范帶頭作用。

四、培育群眾的自覺性是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基礎

生態文明強調,人是自然的一員。人對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賴性,人的一切活動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因此,要真正追求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的全社會效應,就必須確立構建生態保護與建設“匹夫有責”的理念,制定好林區森林生態文明的教育實施方案。觀念一變天地寬,沒有生態觀念的閃光點,就沒有生態文明的增長點。要把“生態文明人人建,建好生態為人人”作為我們共同奮斗的理想信念,使每一個責任主體將維護安全作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森林生態文明教育及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生態能否良性循環、生態能否步入文明軌道,實質在人人的努力、在人人的奉獻。只有人人能夠自覺地行動起來了,生態文明的腳步才會向我們真正走來。

五、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更是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根本保證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內蒙古大興安嶺作為重點國有林區、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和木材戰略儲備基地,更應把生態建設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突出地位,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破解又綠又富的歷史難題。在依法真管真嚴的前提下,導入綠色發展理念,科學利用林下資源,深入挖掘生態旅游優勢,全力抓好森林生態旅游業、森林生態食品業、森林生態與健康業和森林碳匯業等等,借鑒其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新經驗,創新轉型發展新模式,成功走出一條綠富雙贏的生態保護與建設新坦途,讓青山綠水真正成為林區人的金山銀山。(安樹巖)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