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愛華
故鄉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小時候我家房子建在山坡上,山坡下面是一條大道,坡上有好多條四通八達的小路,我家大概在中間的位置,坡上坡下還有不少的人家。
大道的下面有一條小河,由東至西穿過整個鎮區,河不寬也不深,然而河水卻特別清澈,那是從遠處的山上流下來的泉水,沒有水井的人家都要早早地來河邊挑水吃。天氣好的時候,大人們會在河邊洗著衣服閑話家常,孩子們就在河里岸上玩得不亦樂乎。不遠處錯落著幾幢房子,炊煙裊裊,白云飄飄,這里沒有什么枯藤老樹昏鴉,只有如畫的小橋流水人家。小河以南的地方被家鄉人叫做河南,那里除了散落的住戶就是大片的草地,草地上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野花,我在草地里撿過鳥蛋、逮過螞蚱,也在自然形成的小水洼里撈過蝌蚪。冬天的時候 ,我和小伙伴時常在這里打雪仗,還挑雪厚的地方掏雪窩。有時候一個癟了的足球都能讓我們踢上一天,即使滴水成冰的數九寒天也不能阻擋我和小伙伴對戶外游戲的向往。
兒時的我對于春節是極其盼望的,因為這時除了能吃到各式各樣的好吃的,還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重要的是還會收到好多的壓歲錢。親戚鄰里之間也要互相拜年,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景象。春節幾乎家家都要點上燈籠,記憶中正月的夜晚是最美、最亮的,站在路邊,舉目望去,目之所及之處盡是紅通通的一片,一盞盞火紅的燈籠盛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愿景。
十幾歲的時候,爸媽在離我們家很遠的西面買了棟臨街的房子,新家比原來的家大得多,有寬敞的庭院,有一小塊菜地,還有一個小門面房。我和弟弟也都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爸爸還特意給我買了張席夢思床。我興致勃勃地裝扮起自己的小屋,用彩帶做了風鈴讓它旋轉著從棚頂垂下,窗臺上被我擺滿了音樂盒和瓷娃娃之類的小物件,還在床頭貼了幾張自己畫的圖畫。我在這個房子住了很久,直到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家。我女兒小時候經常住在姥姥家,整天房前屋后地瘋跑,這里就是她的世外桃源。后來爸媽搬來市里便賣了那座房子,以致好久之后女兒還一直心心念念地和我說:“媽媽,等我長大掙錢了就把姥姥家的老房子買回來。”我想她也是留戀小時候那份單純的快樂吧!
曾經的家,那個在山坡上記載了我美好童年記憶的家早已成為一片廢墟,后來的家聽說又幾經易手,如今也常常是大門緊閉。而我如今的家在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里,華燈初上時走在繁華的街頭,看著萬家燈火知道有一盞燈始終會為我而亮,總會心生歡喜,就如同兒時看到那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家,一直都在溫暖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