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飄香的年味兒

王琦
2021-02-07
4340
張俊云
      兒時的年,是對美食的向往。那個年代生活拮據,很多東西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
      那時,炸年貨是恒久不變的年俗。聽老人們講,這不僅僅是為了餐桌上的美食,也寓意著來年的日子像飄香的油鍋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做各種面食是準備年貨的重要環節。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母親每天早上都會和上兩大盆面,放在熱炕頭蓋上棉被,等到傍晚面發好了,除了蒸饅頭,還要做各種花樣的面食。有豆包、菜包、肉包、糖包,棗饃之類的,還有象征著連年有余的金魚、招財進寶的“刺猬”、吉祥如意的小豬等動物。當各種各樣的面食都做完后,家里的大缸小缸也放滿了,而這些面食,通常能吃到正月十五。
       年三十那天,便是父親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一大早就和母親一起忙活起來。洗菜、剁餡、和面,收拾魚和雞。等到都忙完了,也到了該吃中午飯的時候了,但我家這天不做午飯。父親拿出特制的長筷子,把專門裝炸年貨的大洗衣盆端出來,就開始點火熬油炸年貨了。魚段、丸子、焦葉、花生米都是我家過年必炸的應節食品,而父親炸的焦葉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吃的美食之一。和面團時加上雞蛋,然后把面搟成一個薄餅,表面撒上一層芝麻,再切成若干面片,每個面片中間豎著劃上一刀,捏起面皮的一邊翻進去再拉出來,弄成翻花的樣子就成了。那時炸東西用的都是豆油,炸完顏色金黃,吃起來酥酥脆脆,滿嘴留香。父親總是把焦葉做咸、甜兩種口味,平時也可以當零食吃,即使天天吃也吃不膩。父親做的花生米也很特別,在洗過的花生里加入雞蛋清和白糖,再倒到面板上骨碌,讓每粒花生米都勻稱地裹上面粉,用熱油慢火炸熟,色澤米白,入口松脆,口感絕佳。
      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家里小屋炕上有一排窗戶和廚房相連,父母在廚房炸年貨,我們幾個孩子就擠在炕上趴著玻璃窗往外看,其實說是看,不如說是在等著吃新炸好的美食。炸年貨的順序一般是先炸焦葉,再炸花生米、豆腐泡,炸素餡、肉丸子,最后才炸魚段。看著母親把一樣樣準備好的食材放進滾燙的油鍋里,然后用大長筷子在油鍋里翻動,聞著那撲鼻的香味兒,我們姐弟就饞得不停地咽口水了。于是,我們輪換著溜進廚房,顧不上燙,一會兒拿一個花生米,一會兒拿上一個肉丸子,邊吃邊玩。父親母親一邊忙活,一邊帶著笑意看著我們,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幸福了。剛炸出來的東西是最好吃的,不等所有食材炸好,我們已經差不多吃飽了。
      炸完這些東西以后,真正的年就來了。把炸好的年貨裝盤端上桌,就可以一家人坐下來享用熱氣騰騰的年夜飯了。吃著美食,一家人說說笑笑地拉拉家常,我想,這應該就是過年應有的樣子吧!
      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不再盼著過年了,年味兒也越來越淡了。其實并不是年味變淡了,而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常的日子就像過年一樣,隨時都能吃到想吃的美食,早就不需要等到過年時才能解饞了。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所以我現在更加懷念兒時的歲月、兒時的年,還有那香噴噴的炸年貨,在我心中,沒有什么味道能代替記憶中那飄香的年味兒。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