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艷杰
在我的家鄉,有些自然現象是特別應節氣的,比如春風。
立春一過,春風起,但不是“吹面不寒楊柳風”,而是百姓常說的春風刺骨。人們還是得穿著冬裝,但地面上的冰雪開始消融了,房檐開始滴水了,春的氣息有了,人們的心里升起了春的希望。
春風雖料峭,但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天氣時暖時寒。冬春交替著,讓人們感受著,在心里悄悄地盼望著。春節時,新年的氛圍讓春的味道漸漸濃了起來,人們種種忙碌都是為了迎接春天。因為春節過后,意味著春回大地。特別是元宵節過后,有春的明媚與天真,天空愈加明朗,藍得讓人浮想聯翩,想高歌一曲。雖然下了幾場不小的雪,但還是春的景象,比如,郊外的樹木在春風中晃動著,蓄勢待發的樣子; 小河的中心化開了,淙淙地流著;藍天下的一切風物都有了新的感覺。抬頭看看天空,偶爾有幾朵白云飄著,在春風里高興地變幻著模樣,感受著春風的繾綣。
三月,一切都行走在春風里,風從刺骨變成了暖意。人們在春陽下做著自己的事情,笑語盈盈。路邊修自行車的師傅哼著歌兒,一臉的笑容;三三兩兩的老人們在陽光處曬著太陽,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早早換上春裝的年輕人一閃而過,彩色的裝束,青春的發型,在春 風 里 活 力 十 足……這正是春風有約,讓普通的日常成為一種幸福!
家鄉,春天的腳步時快時慢。這幾天中午氣溫在零上了,堆在路邊的積雪不見了蹤影,中午房檐落下了水珠簾,滴水聲十分悅耳,一群群的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在樹上歡呼雀躍,人的心情也不知不覺歡快起來了。
古書上說:“春之德風,風不信,則花不成。”春天的美德在于風,如果風不能按時來,寒冰無法吹化,陽光無法吹暖,草木無法“春風吹又生”。
古詩又有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于是,我愉快地寫下,三月,春風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