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林海日報社新媒體部: 青春出彩不負韶華

姚旭峰
2022-10-21
2946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用文字傳遞人間冷暖,用鏡頭記錄時代變遷,用雙腳丈量廣袤林海,用真情書寫時代華章。他們就是林海日報社新媒體部。

       林海日報社新媒體部由7名采編人員組成,其中5名漢族職工、2名蒙古族職工,平均年齡38歲,承擔著林海日報社互聯網新媒體平臺的新聞策劃、采訪、拍攝、制作、發布、技術支持等工作。他們扎根林區新聞事業,致力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借助現有的新媒體平臺,拓展新媒體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為受眾提供新聞資訊。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圍繞這條主線,新媒體部在微信微博平臺開設了“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專欄,在綠網開設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頁。依托全媒體平臺,通過動態消息、典型宣傳等形式全力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報道,唱響新時代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的時代贊歌,以新聞宣傳護航新時代林區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媒體部在綠網開設“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紅色引領綠色講述林區故事”等專題頁,在微信微博平臺開設“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以紅色引領綠色講述林區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等專欄,講述林區故事,傳播林區聲音。同時,他們走進庫都爾森工公司百萬畝人工林現地,聆聽幾代務林人植綠護綠故事,采訪錄制了《大興安嶺上的綠色豐碑》視頻作品;他們登上高高的摩天嶺,探尋三代務林人接力奮斗守護綠色的故事,錄制了《摩天嶺上的綠色守望》;他們走近阿龍山森工公司西伯利亞紅松科研團隊,挖掘幾代科研人員潛心鉆研只為青山添新綠的動人故事,錄制了《西伯利亞紅松扎根林區不是夢》……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精品報道,再現了林區各族職工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征程中的生動實踐,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中,新媒體部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應用,拓寬對外發布渠道,為林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受全區黨媒草原云傳播協作會議關于聯合開展《大美中國·四季里的內蒙古》慢直播活動邀請,與“草原”客戶端聯合發布了慢直播《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莫爾道嘎·龍巖山風光》。“草原”客戶端、林海日報視頻號、林海日報抖音號同步播發,第一時間被“央視頻”客戶端、《環球時報》官方微信、《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愛奇藝”客戶端等平臺轉載。直播發布僅一周,“草原”客戶端閱讀量突破332萬。《環球時報》微信客戶端轉載僅10小時,閱讀量達到5.5萬。

       身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是他們深入基層采訪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選題,用真情講述各族干部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團結故事。

       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屬于邊境少數民族貧困牧區,2011年被列入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旗。2018年、2020年,蒙古族記者朱高華主動請纓,跟隨融媒體報道組來到新巴爾虎左旗,走蘇木、進嘎查,深入挖掘他們在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聆聽脫貧政策為牧民生活帶來的欣喜變遷,采寫多篇稿件,并發布現場云報道《新巴爾虎草原上的脫貧路》。在額爾古納河流域生態保護恢復綜合治理工程采訪過程中,新媒體部連續數次深入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太平林場等少數民族聚居地,挖掘各民族職工全身心投入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團結奮斗的感人故事,采寫《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額爾古納河畔》等稿件,并拍攝制作短視頻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宣傳報道效果。

       (森工集團黨委宣傳部統戰科供稿)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