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讓綠色在大興安嶺上傳承

郭衛巖
2017-08-16
1404

  ———林區防控森林災害紀實

  ■本網見習記者 張淳源

  守護綠色屏障,打造美麗北疆。這是黨和國家賦予林區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在65年的開發建設歷程中,林區立足生態保護建設,堅決防控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等森林災害,工作不懈怠、不松勁,始終保持著揚鞭奮蹄的斗志,10.67萬平方公里生態主體功能區得到有效保護。
  如今,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山更青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
  森林防火:為了綠色底蘊
  6月28日,綽源林業局防火辦訓練基地內,快速撲火隊員頭頂烈日,在35℃的高溫天氣下進行實戰技能演練。盡管春季森林防火期已過,但面對極端干旱的天氣,防火隊員沒有絲毫懈怠。
  林區春季十年九旱,大風日數多,區內部分地區農林交錯,社會情況復雜,火源管理難度大,是國家一類重點森林火險區。總結多年來森林防火工作的經驗,每年春防期間,防火隊員都集中食宿,加強訓練,集中待命,專業隊伍建設不斷完善。與之同步的是,防火宣傳教育深入人心,群防群治措施取得實效,火源管理辦法不斷細化,應急反應能力顯著增強。
  在多年的撲火作戰中,林區人以無畏的勇氣與火魔展開殊死搏斗,守護著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7.28”“5.5”“5.25”“4.30”這些日子,刻錄著經受住血與火的洗禮,以英勇行動唱響的一首首熱血贊歌。“投重兵、打小火、當日滅”的撲火理念在撲火戰斗中逐漸形成,為快速滅火提供了可靠保障。據統計,林區“十二五”期間,林區累計發生森林火災110起,受害森林面積5648.6公頃。森林火災次數、受害森林面積與“十一五”期間環比分別下降了72.6%和89.0%。曾連續5年森林火災當日滅火率達95%以上,并取得2012、2014年秋防和2013年春秋防“零火災”、2015年“零人為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進入今年春季森林防火期,持續的干旱、大風天氣令森林防火等級一再攀升,一場大火給多年來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敲響了警鐘。危機時刻,9430名撲火人員迎難而上、勇戰火魔,在冰與火的之間,筑起了人間大愛。
  中國林業網在火災撲救紀實中說,火場指揮和撲救人員打了一場森林撲火的經典戰役,過火森林面積僅有1.2萬公頃,保住了大興安嶺萬頃林海和周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畢拉河“5·02”草甸森林火災,動用兵力之多、火勢發展之快、火災影響之廣是林區近些年防撲火工作所未見的。讓務林人警醒的是,李紀恒書記的重要要求:一定要意識到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非常重要的責任,就是保護這片森林,讓這片森林發揮重大作用。
  痛定思痛的務林人認真梳理防火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進一步夯實防火工作的管理基礎:用最深刻的教訓提升防火意識,用最嚴格的手段加強火源管理。用最嚴密的措施強化制度建設,用最科學的方法提升綜合能力。 
殷殷囑托,提振了士氣。林區再一次揚鞭奮蹄,堅決把大興安嶺保護好,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有害生物防治:為了綠色蔥郁
  森林病蟲害一旦大規模爆發,其危害不亞于森林火災。多年來,林區把森林病蟲害作為“無煙的火災”加以重視,時刻保持著對森林病蟲害的高度警惕。
  就在今年春季,林區有害生物發生危害形勢異常嚴峻,暴發成災的可能性增大,一次開發建設以來規模最大的飛機防治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展,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調集了5架作業飛機,對阿爾山和庫都爾林業局中帶齒舟蛾、模毒蛾進行了飛機防治工作,完成飛防面積154.8萬畝。自1981年以來,林區已累計開展飛機防治9次。
  本著生態優先的原則,以機制創新、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檢疫御災為核心、監測預報為重點,林區嚴格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針,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預防、無公害防治及監測能力顯著提升,防治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顯著提升,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體系更加完善,林業有害生物得到可持續控制。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平均為1.59,無公害防治率平均為94.30%,測報準確率平均為96.60%,苗木產地檢疫率平均為99.96%,“四率”指標全部達標,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有效防止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入侵,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與森林生態安全。
  歷經萌芽階段、創建階段、發展階段、改革創新階段,林區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在指導思想上由“重除治向重預防”轉變,在防治策略上由“治標向標本兼治”轉變,在防治管理上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在防治措施上由“化學防治為主向以生物防治為主”轉變,工作成效顯著。
  如今,林區已全面建成了有害生物防治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體系,防治措施不斷完善,為促進森林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
  預警監測、防治減災。林區積極加強蟲情監測,多種監測手段相結合,形成監測合力,建有4個國家級中心測報點、一個省級預測預報中心、一個省級和19個縣級檢驗實驗室、一個省級森林植物檢疫隔離試種苗圃,使林區整體監測數據更加完整,科學分析發生情況更加準確,時時監測各類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動態水平極大提升。同時每年投入近5000萬元開展森林保險業務,有效增強了災后再恢復、再生產能力。
  嚴抓源頭,執法檢疫。林區嚴格落實國家動植物檢疫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林業植物檢疫,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執法檢疫。對涉木企業、運輸林產品的車輛,嚴格按照檢疫操作規程檢疫,防止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出入林區; 加大火燒木和蟲害木的除害處理力度,確保不向外傳播任何林業有害生物; 加大貯木場蛀干害蟲普查,系統觀測生活史,制定合理除害措施。通過開展“綠盾2012”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培訓班等形式,全面提升了林區植物檢疫人員的執法能力和水平。
  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成立后,聚焦生態主業,新時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思路進一步明晰:以突出強化體系建設、硬化目標管理、深化改革創新為抓手,努力建設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防治減災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防治工作重心由重除治向重監測預警和強檢疫監管轉變。
  堅決防控森林災害,林區正以百倍的努力守望綠色。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